
為什麼要規劃儲蓄險?
您出社會工作多久了?
目前帳戶餘額有多少?
您滿意這個數字嗎?
簡單的說,儲蓄險就是強迫儲蓄。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曾經說過一句話: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,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。 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很多種,儲蓄險只是其中之一並非唯一。它相較於其他方式,有個特色卻是唯一,用契約的方式把雙方的權利義務定下來,直到契約終止日前都不會改變 ,而這份契約是受到主管機關約束的 。例如:
利率
民國八十年初的保單預定利率約 8%, 銀行定存一年期的利率約 9.5%,當時願意選擇保險的人應該是少數,如今這些保險契約只要還有效,都是以 8% 在複利增值。也就是說,如果當初一年存 5 萬元在 8% 的儲蓄險,廿年總存 100 萬元,現在每年至少都有 8 萬元的獲 利,再者,如果每年以 8% 的速度複利增值,100 萬元翻倍到 200 萬元僅需 9 年。
然而,當初選擇 9.5% 銀行定存的人呢?錢真的有存下來嗎?即便有,請問現在銀行定存利率幾%?如果以現在銀行定存利率來算, 每年要有 8 萬元的利息,要存多少本金?而 100 萬元要翻倍到 200 萬元至少需要 55 年,而且未來 55 年的定存利率還不能再下修。
數字的保證
換個角度來看,保單就是比較大本的存摺,而且內容載明了存多少、存幾次、存多久、何時解約損失多少、何時解約獲利多少? 這些是比較小本的銀行存摺做不到的。上述「損失」所謂何來?試想,當我們要得到一個「確定」且「保證」的利率或獲利,當然必須付出一點代價,也就是時間的「閉鎖期」,保險公司必須在這段時間內,將資金做適當的安排,以獲取未來承諾我們的獲利,畢竟保險公司是營利事業而不是慈善機構。
很多人會說,錢放在儲蓄險就不能靈活運用了,這句話對一半也錯一半。因為下面兩個原因:
閉鎖期內閉鎖期內解約,會有本金的損失。
閉鎖期至繳費期滿間解約,會有獲利的減少。
但有幾個狀況卻是挺靈活的,例如:
保單貸款:短期周轉,快速審核,撥款迅速,不用看銀行臉色。保單貸款:短期周轉,快速審核,撥款迅速,不用看銀行臉色。
彈性運用:繳費期滿可選擇複利滾存、彈性運用:繳費期滿可選擇複利滾存、存本取息、存本取息、部分解約。
不過,如果您對帳戶餘額不滿意,是不是過去太過於「靈活運用」,造成現在的「零活可用」的窘境呢?每一個儲蓄險的規劃都有其目的,建議要專款專用,才能盡早達成目標以及財務自窘境呢?每一個儲蓄險的規劃都有其目的,建議要專款專用,才能盡早達成目標以及財務自由。所謂「財務自由」,不是指可以做任何事,而是終於不用為了錢,被迫去做不想做的事。
2019 年 10 月 12 日
